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东北法制网,实现法制中国梦!
当前位置:东北法制网 > 社会热点 > 正文

拒“无为”求“有为”

时间:2015-10-20 08:02 来源:未知 作者:总编 阅读:
拒“无为”求“有为”
 
        今年7月,中央办公厅印发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(试行)》,明确提出,着力解决为官不正、为官不为、为官乱为等问题,推动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。贵州、甘肃、浙江、陕西等地先后探索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,激发干部谋事创业的热情。贵州省黔西南州共召回1973名干部,占干部总数的2.7%,有效增加了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,召回了干部良知和群众信心。(半月谈10月19日)
       “为官无为”便是过,为官者就是要做公仆,而不是做老爷。在长期的官本位温床下,很多官员认为“为了不出事,宁愿不干事;就是没本事,也没多大事……”,使得有人在位期间形成上班、喝茶、看报、下班的“不为”思想,长期下来引发“羊群效应”,逐步形成了官位“铁交椅”的现象。“无为”干部并非腐败一列,但是在某一程度上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“在其位、未谋事”浪费国家的人力、财力和物力,阻碍地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。
    自2014年起全国多地开始加大力度查处为官不为行为,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(试行)》为干部能上能下提供全面、权威的政策依据。领导干部的能上能下政策犹如“鲶鱼效应”,在领导干部的岗位调整中,加入政绩考核,促使领导“在其位、谋其政、行其事、任其职、尽其责”。
     在众多革命伟人中,周恩来总理为全国的领导干部树立了“奋力前行”的良好榜样,“春蚕到死丝方尽、蜡炬成灰泪始干”正是对周恩来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。在我国全力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,当代领导干部更应该有“奋力前行”的精神和态度,在整顿“四风”的前提下,认真学习“三严三实”的精神,切实做好“精准扶贫”,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,不贪图舒服、安逸、自在和逍遥,竭尽自己所能办好人民心中的难事。同时,领导干部“在其位、谋其政”时不能一味的贪图政绩,不以“政客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,改掉以往“不为”的腐朽思想,做一个为人民“奋力前行、克难攻坚”的好干部。(作者:徐娇娇)
作者:徐红娇

(责任编辑:总编)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